1、deepscrape
DeepScrape是一款强大的AI驱动网络爬取工具,能将网页内容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它利用Playwright进行浏览器自动化,并结合LLM进行智能提取,支持OpenAI等云端模型,也可完全离线使用Ollama、vLLM等本地模型,确保数据隐私。该工具提供API接口、批量处理、网页爬行和智能缓存等功能,特别适用于RAG管道、数据工作流和现代Web应用的抓取需求。
2、invoify
Invoify是一款基于Next.js、TypeScript和Shadcn UI构建的Web发票生成应用。它提供简单直观的表单,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和管理专业发票。应用支持将发票保存在浏览器中以便随时访问,并提供PDF下载或邮件发送等多种灵活的导出选项。其特点包括实时预览、多模板选择、数据格式导出(如JSON和XLSX)和国际化支持,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
3、joyagent-jdgenie
JoyAgent-JDGenie是业界首个端到端开源的通用多智能体产品,旨在解决多智能体产品快速构建的“最后一公里”问l题。它不同于仅提供SDK或框架的同类项目,为用户提供一个开箱即用的完整产品,可直接处理复杂任务并生成报告。该框架轻量且通用,支持子智能体和工具的可插拔,其在GAIA榜单上取得了75.15%的准确率,展现了其在技术上的领先性与创新性。
4、AI-Gist
AI Gist是一款跨平台的AI提示词管理应用,专注于帮助用户高效管理个人提示词库,并确保数据隐私安全。它支持变量替换、Jinja模板、多视图管理和高级筛选。该应用集成了AI模型,能自动生成、调优和提取变量,提升提示词管理效率。所有数据默认本地存储,并支持WebDAV/iCloud云备份,方便多设备同步。AI Gist提供Windows、macOS和Linux版本,致力于让用户最大化利用AI提示词的价值。
5、ZenCtrl
ZenCtrl是一个旨在解决生成式AI在视觉内容创作中核心挑战的控制框架。它允许用户仅凭一张主体图片,就能生成保持主体一致性、形状、姿势、相机角度可控、且场景多样的高分辨率图像。该工具无需微调,能够处理产品摄影、虚拟试穿等多种任务,并支持图像的前后处理及编辑功能。ZenCtrl未来将发展为一个智能体视觉生成系统,以支持复杂的、代理驱动的任务组合。
1、京东开源多智能体系统JoyAgent-JDGenie
京东近日开源了其产品级端到端通用多智能体系统JoyAgent-JDGenie,该系统在GAIA基准测试中以75.15%的准确率超越竞品,展现了卓越的多智能体协作能力和开箱即用的特性。JoyAgent-JDGenie支持多模态处理和复杂任务的高效完成,其开源生态为开发者提供了快速构建AI应用的便利。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京东在AI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也为企业级AI应用的快速落地提供了范例。
2、2023年生成式AI游戏崛起:Steam平台AI游戏数量激增800%
2023年标志着生成式AI在游戏行业的崛起,Steam平台上的AI游戏数量激增至8000款,同比增长800%。AI技术的应用已形成完整产业链,60%集中在虚拟资产生成领域。尽管AI技术为游戏开发带来革命性变化,开发者对其态度分化,担忧伦理争议和质量控制问题。AI的普及也导致市场出现同质化现象,挑战游戏行业的创新与艺术表达。
3、台积电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AI需求推动全球半导体巨头迈向新高峰
台积电在台湾股市的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主要受到对未来AI需求乐观预期和公司业绩展望上调的推动。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为苹果、英伟达等知名企业代工生产芯片,其股价达到历史新高。公司上调了2023年的全年营收增长预期至约30%,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市场对AI相关技术的广泛关注。
4、斯坦福大学开源OctoTools:助力复杂推理任务
斯坦福大学近日开源了一款名为OctoTools的AI Agent,该工具能够结合超过11种不同的工具,有效应对复杂的推理任务。OctoTools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色,测试数据显示其在16项基准测试中的平均准确率非常高。通过规划器和执行器的分离设计,OctoTools不仅能够执行简单命令,还能处理复杂的多步操作,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这一创新为AI技术在复杂推理任务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5、OpenAI宣布GPT-5即将发布,揭秘IMO金牌背后的实验性模型
OpenAI CEO Sam Altman和研究科学家Alexander Wei宣布GPT-5即将发布,同时澄清该模型并非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获奖的模型。获奖模型为一实验性研究,展示了超前的数学能力,而GPT-5将不会具备同等能力。社区对新模型充满期待,尤其是在公开基准测试中出现的'gpt-5-reasoning-alpha-2025-07-13'标识符引发了广泛讨论。Altman强调GPT-5将带来惊喜体验,但在数学能力上有所区分。
6、AI Gist:隐私优先的AI提示词管理工具,助力高效创作与数据安全
AI Gist是一款以隐私优先为核心理念的AI提示词管理工具,提供变量替换、Jinja模板、AI生成与调优、历史版本记录、云端备份等丰富功能,支持多视图管理和快速筛选,集成多种AI模型,旨在提升用户管理效率和使用体验。其强调数据安全,所有数据默认存储在本地,同时支持云端备份和多平台使用,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以及多语言选项。
7、中国生成式AI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DeepSeek成全球增长最快AI应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爆发式增长,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全面提速。截至2025年3月,已有346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便获得全球3000万日活用户,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AI应用之一。生成式AI技术在用户和产业层面的应用广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8、ComfyUI-C opilot:AI艺术创作的智能助手
ComfyUI-C opilot作为一款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开源插件,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和自动化功能大幅简化了ComfyUI的使用流程,为新手和专业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它内置了丰富的节点、模型和工作流知识库,支持多种生成任务,并通过自动化与个性化功能提升创作效率。自开源以来,已吸引全球大量用户,展现了广泛的社区认可。
9、千寻智能完成6亿元PreA+轮融资,领跑具身智能赛道
千寻智能近日宣布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商业化能力,在具身智能领域迅速崛起,发布了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并持续迭代自研VLA模型Spirit v1。此次融资将助力千寻智能在技术和产业落地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10、Google DeepMind研究揭示大语言模型的‘耳根子软’现象
Google DeepMind与伦敦大学的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LLMs)如GPT-4o在面对反对意见时表现出过度敏感和自我怀疑的行为模式。研究通过实验揭示,模型在受到质疑时容易放弃正确答案,这种现象可能与强化学习人类反馈(RLHF)和模型的决策逻辑有关。研究提醒在使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多轮对话时需注意其对反对意见的敏感性。
本文作者:junglehxj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